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甬泰新闻甬泰新闻

执业道路坎坷 初心策我前行(实习律师吴昊在海曙法院的实习感悟)

点击次数:1157发布时间:[2019-12-10]

执业道路坎坷  初心策我前行

——在海曙法院实习的感悟

 
 
我是浙江甬泰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吴昊。6月份,我来到海曙法院担任法官助理,在律所里我领悟到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竭尽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价值理念,在法院我体会到依法治国的道阻且长和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担当。
律师和法官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但我们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有着相似的法学教育背景、相同的思维模式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我们的行为推动着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我们的行为对社会正能量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较于律所,法院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类型的案件,在法院的七个月让我对司法实务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实习点在民一庭,在这里既能遇到因琐事打架索赔几百元医药费的当事人,也有机会接触到千万标的的民商事案件。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选择走进法院维权,他们相信法律,但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他们总是以自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去判断案件的走向,这类案件在审理时,法官们需要释放更多的精力在维护庭审秩序和释法说理上,但普通大众不能获得满意判决结果时,他们有的会走上信访道路,有的会在网络横加指责,这让奋战在一线的法官们备受误解,也降低了司法公信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法律规定不够合理,也许是法治教育未能跟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我们无法规避这种现实状况,但我们要做好本职本职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句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尽可能的降低负面影响,重拾司法权威。
 7个月的法院工作切实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在实务中我接触到了很多疑难复杂的案件,处理案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会依照案件的实际情况,按图索骥的去对应法条,有时还要去查找不同的司法观点和相关判例,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在面对一个全新领域的案件时,仅有法律知识寸步难行,有时,还必须要了解一个行业,如在建工领域,对BT模式、窝工费等行业术语有着准确的认识;在外贸领域,对货物进出口规则要有大致的了解。
 
 律所的师兄曾经对我说,如果将案件比作一桌菜的话,那么双方的代理律师就是厨师,法官则是美食评委,让评委满意的厨师能够在评优中取胜。但是到了法院之后,我发现法官更像是厨师,双方的代理律师提供了半生不熟的原材料,法官想做一桌好菜,“油盐酱醋”(部分证据材料)还需要自己去调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化作刀工和火候,菜成之后(判决公布时),双方的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认人士化身评委,用普世的价值标准评判菜品的优劣。
我的法律职业道路刚刚开始,在海曙法院七个月的时间里,老师们无私的给予我关怀和指导。少时读《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明王勃的志向所在,今天来看,法律人的初心大抵如是。我们有幸处在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见贤思齐,愿以法律界的前辈们为指路明灯,固我初心,策我前行。